海南生态软件园,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背景下,定位为数字经济产业的主要载体和平台,为产业人才打造一体化的产业“微城市”功能配套和基于技术驱动的未来城市生活新模式。
作为海南生态软件园微城市轴线上一个重要的公共建筑——文化中心(会所)。它的建立,服务于未来微城市的公共配套设施,也是作为激活周边地块的一个起始点,提升整个微城市的气质与调性。
“次看到建筑的毛胚,我仿佛看到了建筑大师路易斯.康的著名作品萨尔克生物研究所的建筑场景,站在庭院的尽头望向前方,两侧的建筑,左右对称呼应,向前延伸......”
—— 孟也
△光为质,水为镜,营造建筑的深邃之境整个项目的设计,设计师孟也以‘水流云在’为主旨,营造杜甫的“水流心不竞,云在意俱迟。”之境,通过光与水的巧妙融合,表达光之安详及水之智慧,谱写东方人文精神。
接待台采用朴拙的艺术石材,刻意保留石头原始的模样。红色透光树脂背景,光在红色水波纹的肌理折射下,如鱼一样游弋,富有动感,传统喜庆又呈现出高雅的当代艺术,与素雅空间形成戏剧性的碰撞,呈现出古今东方的韵味。
一层接待区是整个空间设计的序幕,设计师围绕‘水’诠释一种安逸之闲情逸致,通过水景表达建筑本体的自由、轻盈及舒展。
参观者被带到一个开阔的水庭前面,犹如禅学心灵宁静的内在心境,由两侧的连廊以游园赏景的方式缓缓进入一层序厅。
△一扇门,打开一片光束森林设计师改造建筑空间时,在建筑顶部开了天窗,将阳光从建筑顶部引入室内,营造静谧治愈的万物之光。二层中庭水景的天花承载着人们重要的记忆——太阳雨,自然光线透过玻璃采光顶照射进来,再经过天花板上开的无数小孔投向地面,形成无数光斑,遍布整个中庭。
△光束森林
△施工现场(来源网络)中庭天顶设计了多个滴水装置,水滴随着光线的移动渐渐地、一滴滴地坠入池中,泛起一个个涟漪,不缓不急,传递空谷之音,治愈着心灵。水景与户外泳池相连,中央细长大理石导水带被引入室内并贯穿整个水池,一直延伸至中庭的主入口处。
△光之沉浸体验
中庭水景两侧分别是东厅沙盘区和西厅接待区。接待区西侧墙面的天花改造成采光井,从南至北大横面捕捉光线,形成了有序的‘光洗墙’的艺术效果,让人自然而然进入了一种奇境,如森林里的晨曦那般清新唯美。
△墙上艺术品|‘云’ 艺术家|林芳璐
△沉浸式的光之长廊
沉浸式的光之长廊随着日照的移动而变幻无穷,洒下的光,于墙面营造一种自然的剪影与律动,营造一种虚幻之象,纯净之境。
设计师运用现代的建筑语言,以东方游园赏景的动线巧妙布局,移步换景,营造一个极具现代精神的东方人文空间意境。‘水流云在’的设计主旨,让设计回归自然,将诗意留给在场,把灵魂赋予空间,创造一个独具风骨又写意东方的艺术剧场。